top of page
01.jpg

中藥材檢驗|成分與安全標準

中藥材檢驗

中藥使用廣泛,但成分複雜且來源多元。有了對於「中藥成分分析」與「檢驗標準」的基本理解,使用中藥就能更加安全、有效。本文將一步步帶你學會查成分、讀標準、理解檢驗報告,提升辨識力與信心。



目錄



1.中藥成分查詢


要查中藥成分,可以使用如「臺灣中藥典暨圖鑑查詢系統」與香港「中藥材標準查詢系統」,皆以中英文名、拉丁名與圖像為索引方式,非常友善快速。



2.常見分析方法


中藥成分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:高效液相(HPLC)、氣相層析/質譜(GC‑MS)、電感耦合電漿質譜(ICP‑MS)等。

這些儀器不僅可檢測有效成分含量,也能偵測重金屬與農藥等污染物,是科學中藥的重要基礎。



3.安全檢測重點


中藥材檢驗包括鉛、砷、鎘、汞等重金屬含量,以及常見農藥殘留(如DDT、BHC等),這些指標早已載於《臺灣中藥典》第三/四版中,並設有明確限量以保障消費者。



4.檢驗項目一覽


一份全面的中藥檢驗清單,包含:


  • 成分鑑別(TLC/HPLC)

  • 重金屬(Pb、As、Cd、Hg)

  • 農藥殘留(DDT、BHC、PCNB等)

  • 黃麴毒素與微生物檢測

  • 灰份與含量測定(如水抽提物、揮發油)。



5.實務操作建議


  1. 使用官方「臺灣中藥典暨圖鑑系統」查找藥材基原與檢驗指標。

  2. 若需檢驗,選擇具 ISO‑17025/T FDA 認證的實驗室,如振泰檢驗,提供重金屬農藥完整項目。

  3. 閱讀檢驗報告時,重點留意是否符合《中藥典》標準限值。



6.結語


藉由系統查詢、科學分析方法和標準檢驗項目,你可以全面掌握所用中藥的成分與安全性。從基原確認到重金屬限量,再到農藥與微生物檢測,每一步都為你的健康把關。科學+標準=安心,用藥不再模糊。



📌精彩內容不只這些,點擊追蹤我們,與我們一起討論吧!FB台灣本草粉絲專頁
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