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01.jpg

中藥材檢驗|中藥材進口與來源管理

中藥材檢驗

目錄




1.中藥材進口為什麼需要管理?

中藥材大多來自海外,其中中國為主要供應國。由於採集環境、農藥使用、加工方式差異大,中藥材進口須透過層層把關,確保產品符合衛生、安全與標示規範。否則,將可能帶入重金屬、農藥殘留或非法添加物,對民眾健康造成風險。




2.中藥材進口流程與許可規定

根據《藥事法》與《中藥材管理辦法》,凡進口中藥材,須取得主管機關核准的藥品輸入許可證。流程包含以下幾項步驟:


進口流程大致如下

  1. 申請許可:向衛福部食藥署提出進口藥品許可申請,需檢附產品資訊、來源文件、檢驗報告等。

  2. 報關與通關申報:經核准後由進口商報關,並依規定進行查驗。

  3. 檢驗與抽驗:由邊境單位進行風險評估後,決定是否抽驗樣品。


*注意事項:若為列管品項或具高風險記錄者,抽驗比例與查核強度將提高。




3.邊境查驗:中藥材進口第一關

邊境查驗是阻絕不合格中藥材進入國內市場的第一道防線。海關與衛生主管機關會依據進口歷史、產地與產品特性進行風險分級,執行必要檢驗。


常見查驗項目包含:

  • 重金屬含量(鉛、砷、鎘、汞)

  • 農藥殘留(須符合限量基準)

  • 黴菌毒素(如黃麴毒素,特別針對發霉乾貨)

  • 硫磺燻蒸物質殘留


一旦驗出不合格,中藥材將被命令退運或銷毀,並可能列入高風險名單加強查核。




4.產地驗證與追溯制度

中藥材來源管理日益受到關注,特別是對於標榜有機、無毒或高品質的產品。部分進口商與品牌商開始建立產地驗證與原產地溯源系統,強調從種植、採收到出口的全程監管。


產地驗證方式

  • 附上出口國原產地證明

  • 生產地 GAP(良好農業規範)驗證

  • 採用區塊鏈、批號管理等系統建立追溯鏈

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助產品差異化,也提升消費者信任與通路接受度。




5.中藥材農藥殘留與安全基準

台灣對中藥材農藥殘留設有明確限量標準,參照《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表》。但由於中藥材非一般蔬果,部分品項仍需依專案檢驗調整。


常見農藥殘留管制要點

  • 不可檢出農藥類型(如DDT、百菌清)

  • 限量依用途(藥用、食品)不同而異

  • 依進口品項更新風險分類與檢測範圍


提醒業者:除進口時接受抽驗,通路上架前亦應自行送驗並保存報告備查,以因應衛生稽查。




6.結語:安全的中藥材從源頭把關開始

中藥材進口不只是買進一批原料,更是對消費者健康與市場信任的承諾。從申請許可、邊境查驗、產地驗證到殘留管理,都是不可或缺的安全防線。無論你是業者或消費者,了解中藥材的進口規範與查驗制度,才能在療癒與風險之間做出更明智的選擇。




📌精彩內容不只這些,點擊追蹤我們,與我們一起討論吧!FB台灣本草粉絲專頁
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